明明已經到了秋季,
太陽卻有如盛夏般刺眼。
榕錦時光生活園區
我們來了!!
這兒在日治時期為台北刑務所官舍,當時是給刑務所的獄政人員居住。
1945年台灣結束日本殖民中華民國接收後改叫台灣台北監獄,
給法務部的官員眷屬們居住,
但宿舍不夠,就默許他們在空地蓋違建。
到了60、70年代,
台北監獄搬遷到龜山,有人跟著搬遷賣了房,有人申請退休留下居住,
而從中南部來台北討生活的許多人也到此區落腳,
因為老屋既便宜又可以加蓋,
所以,越來越多人在這裡生活。
因此逐漸形成了一個多元融合互相照顧的社區,名為華光社區。
(華光社區的樣貌,翻拍自遊客服務中心的資料)
但因為要都市更新,
身在精華地段的華光社區突然面臨拆遷的命運。
原本要全部拆除,住民的強烈抗爭也無力,
但有人覺得老樹和那些文化歷史不能這樣被殘暴的對待,
拆除中同時啟動文資保護,
最後只保留住老樹和一小區的日式官舍區,
但家已經不在了。
這些歷史建物重新被整修,
華麗轉身成為現在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。
榕 錦
榕=整個園區都被「榕」樹圍繞
錦=日治時期大安區舊名---「錦」町
進來逛逛吧~
排滿隊伍的店家是用木頭蓋成的日式建築,
窗戶上還有樹的倒影,散發出古色古香的味道。
在入口旁有一個告示牌,
上面寫了有關台北監獄圍牆遺跡的資訊。
右方一小段的圍牆建材來自臺北府城拆下的城牆,
現為市定古蹟。
請各位不要破壞圍牆喔~
(圍牆局部的照片)
陽光灑在木屋上,
許多人在享受著午後的時光,
這般舒適悠閒的感覺是這裡獨一無二的特色。
讓我們去參觀一下遊客服務中心吧!!!
這邊有著日治時期的舊地圖。
用黃色特別標示出來的就是【榕錦時光生活園區】的所在地~官舍區。
但是整個台北監獄的範圍可不只這樣。
裡面介紹了不同時期臺北監獄與宿舍群的樣貌。
~我的救星~
華光社區雖然已經被拆除,
但留下的生活記憶還是令人動容。
比如這張照片。
以前物資缺乏的50年代,小孩都會從家裡拿一顆蛋後,
到麵店前排隊,
以一顆蛋換一碗麵。
這些都是以前居住在這區的人們,
他們的門牌。
這些門窗都是從華光社區保留下來的。
日式的窗櫺,就是以前的日式官舍保留下來的房舍,
不同的時代換不同的住民。
以前的毛玻璃窗圖案都差不多類似這種喔~
哇~殘破不堪的柱子啊~
是經歷過了多少風霜啊~
哇!是樹耶!
(...有什麼好驚訝的)
從遊客中心出來了~
這株樹葉好美喔~
有種日本的感覺,
應該是因為日式庭園都會有針葉松樹吧。
好日式的庭院。
園區的每個地方都非常漂亮,
很適合拍照。
好像會有一個人穿著和服走出來的場景。
曾是監獄官舍,
曾是記載著許多故事的華光社區,
經過居民的血淚抗爭,
與對保留老屋老樹與在地人文歷史有使命感的人努力的爭取,
所以才有現在的榕錦時光。
而現在的榕錦時光被規劃為了許多店家進駐的休閒場所,
老屋重生再被利用,才不會消失在歷史中。
(圖片來源: Big Tree)
此為園區平面圖,是從簡介上擷取的。
九州鬆餅瓦芙,
最有名的莫過於它的鬆餅了。
這次是買莓好時光巧克力口味,
酸酸甜甜的草莓和濃郁的巧克力在口中融在一起,
又冰又涼,剛剛好。
因為這裡曾發生火災,
只剩下房屋的支架,所以再加上玻璃填補空隙,
就變成了超特別的玻璃屋。
店內賣的好丘貝果超有名!!!
連籃子都超時尚!
口味多樣,外脆內Q。
外帶的包裝也很好看,
很有特色。
榕錦半日遊結束了,
陽光配上日式木屋真的很適合大人來打卡。
我覺得可以減少一些店家,
空個一、兩間可供參觀的日式建築,
讓大家了解曾經在這裡的宿舍內部有什麼特色,
不然無法花大錢進餐廳的小朋友去就不知要看甚麼了。